中国古代城墙是出现于冷兵器时代用于城市周边防御的大型构筑物,是城市的主要防御体系,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遗存。作为—个围护和防御的完整建筑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延续与发展,随着战争武器的发展,再加上礼制、等级等观念的影响,城墙的规模型制虽然存在着地域性的差异,但它还是逐渐形成了—套完整而独特的建筑体系,并且的规模型制也逐渐定型化。典型的中国古代城墙是由城墙本体及其附属军事防御设施等部分组成的。要想更加合理的保护城墙,就要首先充分认识并了解城墙的规模型制和材料及构造特点,在此基础上才能科学有效的保护及利用。本文希望通过对荆州城墙的建筑构造、建筑材料、规模型制方面的研究,与西安城墙的基本型制相对比,总结出具有军事和防洪作用的城防设施的普遍型制,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城墙提供一些依据,并提出具有可操作的、实用性的方法建议。本论文以中国古代城市防御设施为研究背景,以荆州城墙为具体研究对象,对荆州城墙的选址与环境、历史沿革、规模型制、建筑构造及细部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并与西安城墙进行了型制的比较。在此实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城防设施的起源、影响形成的因素、它在城市防御中所起的军事及防洪作用、它与城市相结合所产生的重要作用等方面的分析论证,得出了中国古代城防设施的总体布局、规模型制的一般特点,最后提出了研究、保护的意义及合理保护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