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语教学协会关于外语能力标准的暂行规定》(American Council on the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Provisional Proficiency Guidelines)在其编写的外语教学大纲中将外语能力分为听、说、读、写和文化修养五项,并进一步将文化修养分为六级。这样,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语言运用能力中就与听、说、读、写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可见,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能力已不是除了听、说、读、写技能以外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因为文化因素始终存在于外语学习之中,所以即使是优秀的语言学习者,其交际能力也可能因文化原因而受到限制,甚至导致文化休克。至今我国现行大型考试中都没有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测试内容。许多英语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文化测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但是由于各种考试中没有涉及到对这种能力的考察,导致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一筹莫展,也不知道如何去测试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将文化因素融入到语言测试之中,无疑会对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起到良好而有效的反拨作用。本篇论文旨在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相关问题。论文从描写国内文化教学与测试现状入手,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文化测试发展的状况,并对各种测试方法的形式、特点、优劣及其使用范围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文化测试模式。与此同时,文化测试大纲也相应而生。本论文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高校英语教师对于文化教学与测试的态度与看法,得出以下结论:虽然大多数教师意识到文化教学与测试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不知如何具体操作;为了了解语言学习者处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哪一阶段,论文采用了美国著名的跨文化发展量表,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于文化的敏感性还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处于跨文化发展量表的初级阶段。为了验证作者设计的文化测试试题的信度与效度,作者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了实证研究,将文化测试试题融入到上外二年级学生的期末考试试卷中,获得719份答卷。为了将文化测试成绩与专业四级成绩比较,作者又从专业四、八级考试办公室获得这批学生的专业四级成绩。之后论文采用了f-检验,收敛性和区别性证据收集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手段,证明了文化测试试卷虽然信度较低,但是具有很高的效度和可行性。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文化测试势在必行。文化测试模式旨在测量语言学习者的文化知识、文化理解和文化表现。文化测试的方法是多样的。我们可以采取Seelve提出的六种形式,亦可采取诸如多项选择题、匹配、判断正误、简答题、翻译等方法来测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同的测试有不同的目的,根据测试目的的不同,我们可以选取最能衡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文化测试形式。作者在提出自己的理论框架之后,又将该理论框架付诸于实践,进而探讨了如何在专业四、八级考试中融入文化考试内容。该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问题,期待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一领域,从而吸引试题开发者的眼球。论文所提供的文化测试原则和方法仍需在同后的研究中做进一步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