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手机知网|搜索

春秋时期山西境内的北狄

马兴

  北狄是春秋时期中原北部的重要部族,其兴衰强弱对中原诸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公羊传》云:“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可见北狄势力的强大,山西是北狄的主要活动区域,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春秋时期山西境内的北狄,以期弥补史学界对该地区狄族研究的薄弱环节,全面了解春秋之际山西境内北狄族的情况。一、春秋时期山西境内北狄的渊源、分布及种类。北狄以赤狄、白狄为主兼及其它诸狄。赤狄源于鬼方,包括东山皋落氏、瞍瞒、潞氏、甲氏、留吁、铎辰及唐咎如七个分支,主要活动于今晋南一带;白狄源于(?)方,山西境内的白狄有无终(代戎)、大戎、肥、仇由四支,其中无终起初在陕晋交界一带活动,后迁至山西东部、太行山西麓,大戎居于今山西交城县,肥起先处山西昔阳,后迁至今河北境内,仇由则在今山西盂县活动。翟柤也是北狄中的一支,处山西翼城一带;“丽土之狄”则是在晋东南一带的众多定居狄族的泛称。二、春秋时期山西境内北狄的华夏化及其对华夏族的影响。在华夏族与北狄长期的交往中,晋国使用通婚、和戎、结盟及战争的方式促使山西境内北狄华夏化完成;与此同时,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北狄吸取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华夏族也吸收了北狄族的优点,二族相互学习,兼容互补,共同缔造了山西的繁荣。……   
[关键词]:春秋时期;山西境内;北狄
[文献类型]:硕士论文
[文献出处]: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