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复制是分布式环境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由于数据库异构现象越来越普遍,研究异构数据库复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际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全部工作的基础,本文从总体结构、变化捕获、同步、分发、冲突检测与解决等方面对数据库复制实现的关键方法和技术做了分析和归纳。根据其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本文首次把现有异构数据库复制方案分为三种模式:数据库厂商模式、复制中间件模式和复制引擎模式,并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从分析具体的异构形式入手,本文以一种全新思路提出开放式异构数据库复制框架234-5。它首先抽象出两类复制对象:出版物和预订;然后建立由连接层、实现层和应用层组成的三层开放式结构;实现层则定义捕获器、同步器、分发器和冲突管理器四个功能构件;从而全面地解决完全异构、全面功能、可移植性、可扩充性和整体性能五方面的问题。针对多重复制定义现象,本文提出三个最优传播算法:D-M、ILS和LIS。其中D-M算法用于得到最小的节点间单次传播开销,而ILS和LIS算法分别在链式结构和更普遍条件下使总传播开销最小。理论和实验分别验证了它们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提出基于MLS的完全型复制授权管理机制CRAM,它正确地确定了授权管理的客体,并极大增强了复制的操作特权及状态,最后测试了它对运行性能的影响。根据234-5框架及其它理论,本文开发了原型系统Cabinet Replicator,它由公共连接层子系统、DB2实现子系统、VFP实现子系统、全局管理GUI工具和若干应用程序示例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它体现了上述理论的基本特点,达到了预期目标。……

[关键词]:
数据库复制;
异构数据库;
框架;
最优传播算法;
复制授权管理;
原型
[文献类型]:
博士论文
[文献出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