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辽、金政权与中原王朝(主要是宋)的密切交往,带来南北文化的融合和辽金文化的明显汉化。作为这种南北文化相融合的产物----辽金诗歌,也与宋诗结下了不解之缘。辽金诗歌创作既深受宋诗影响,与宋诗关系密切;同时,辽诗和金诗又具有北方文学清劲贞刚、朴实自然的独特风貌。具体而言,辽诗前期主要受唐诗熏染,后期则接受较多的宋诗影响;由于辽诗尚处于契丹民族学习汉诗的初始阶段,总体上显得较为稚嫩、粗朴,更多地表现出一种豪犷雄健的“北歌”风范。相对来说,金诗在创作数量和艺术成就上远远超过辽诗,二者存在一种内在的连续性;金诗与宋诗的关系也较辽诗更为密切。金源一代,自始至终都受到宋诗的影响,但在金诗的发展过程中,受宋诗影响的程度有很大变化,金诗自身的特点也在其发展中逐步显露出来。金初期,金诗创作表现为“借才异代”,基本上以宋诗为根基;金中期,“国朝文派”崛起,金诗在学习宋诗的同时,初步显露出清劲有骨的自身特色;金后期,诗界主流即以赵秉文和李纯甫为代表的两大诗派,通过复古宗唐以变宋创新,拯救文弊,“国朝文派”走向成熟,金诗自身特色也更为鲜明;金亡前后,元好问崛起于诗坛,将金诗推向艺术的顶峰,作为一位集大成者,熔铸百家而自成一体。与金诗创作相对应,金代诗歌理论也与宋诗歌理论联系密切。尤其是苏学的宽容精神,在金代诗坛得到广泛的响应,。主要诗论家王若虚、元好问等的诗学理论,都与苏黄诗学、江西诗论以及南宋的诗话理论有一定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