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手机知网|搜索

对英语教学中的小组活动进行实证研究

韩红梅

  本文从交际法角度对小组活动进行论述,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和课堂观察得出不同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有不同的表现,小组活动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作用。在探讨影响小组的因素中分别用个案分析和问卷调查对小组活动进行实证研究。由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的影响,教学主要以分析语法结构为主,教师和学生为准备考试而教学,教师主导着课堂,而这些影响着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英语教学需要改新。交际法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课堂的安排以活动和分组为主等。小组活动作为交际法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尝试。小组活动是一种学生之间相互交际的组织形式。小组活动分为整组和小组,小组讨论,小组辩论和角色扮演等。小组活动可理解为协作性和合作性学习。教师和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作用发生变化。比如,教师的作用由从前的课堂组织者和主导者变为伙伴关系,学生由听众、观察者变为问题解决者和商讨者。小组活动在英语教学中有四种课堂组织形式。本文陈述了作者在课堂观察中出现的疑虑,这些疑虑反映了影响完成小组活动的因素。为了消除这些疑虑,我挑选了从一九九九年九月至二000年七月进行教学的两个班进行研究。他们的英语基础相当,教材都采用《新编英语教程》在具体的课堂中,小组活动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展开。本文提出了假设,影响小组活动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合作性的师生关系和小组长与组员之间的关系比控制型的关系更有利于小组活动有效地开展。熟悉和令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得更好。外向型的学生比内向型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更为突出。场依存的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辨论中比场独立的学生表现更积极。问卷调查有两部分:第一部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第二部分关于场依存还是场独立型的学生。个案分析有两名学生:一名是有口吃症的学生,另一名是有学习动机和正确积极的态度的学生。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个案分析以及学生考试的分数。本文分析影响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的主要因素。比如,师生关系,小组组长和组员的关系;小组活动的话题;学生在混合班还是单性别班:个体差异,例如语言学能、性格、交际畏怯、场依存场独立、动机和态度。师生的关系诀定小组活动进行的好坏。小组组长不能控制话题。合适的话题能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得更好。不熟悉和不喜欢的话题会影响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在单性别的班级,学主缺乏动机和积极性来参与小组讨论和发言,而混合班的学习气氛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堂小组活动。语言学能低的学生影响其他学生参加小组活动的积极性,但是对此类学生的英语学习却有提高。外向的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小组活动,因为他们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而内向的学生不情愿参与课堂讨论。交际畏怯学生影响小组活动,但是通过小组学习,此类学生能减轻焦虑程度。场独立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不如场依存的学生,场依存的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小组活动。动机和态度影响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有学习动机和积极态度的学生比没有学习动机和持消极态度的学生,更好地提高英语学习成绩c……   
[关键词]:小组活动;交际法;以学生为中心;个体差异
[文献类型]:硕士论文
[文献出处]: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