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手机知网|搜索

清后期粤澳关系研究(1839—1851)

赵利峰

  自葡人僦居澳门至清前期,明清政府对澳门充分行使主权。同时,粤澳关系也随着明清王朝的更迭和国势的盛衰逐渐发生演变。由于明王期对澳夷的不信任,以致形成时时警惕,“以防为主,以用为辅”的对澳政策。至满清践祚,挟胜国之威,澳夷俯首称顺,并通过北京的耶稣会士取得了清廷的信任,粤澳关系愈来愈密切,同时,也逐渐形成完善的控御模式,为清廷之所用。鸦片战争前,内忧外患加剧,渐将澳门视为防守粤省西路门户的关隘。鸦片战争时,林则徐承袭“以夷制夷”的思想,用葡抗英。关闸之战,澳葡持中立态度,标志粤澳关系开始背离原有模式。耆英时期,本着“为各国作则”和“牵制香港”的目的,俯允议事会九请,形成粤澳关系的“1844年模式”。但在葡萄牙政府看来,显然不符合《南京条约》后的新形势。亚马留上台后,挑战“1844年模式”,要求澳门取得与香港相同的地位。徐广缙面对亚马留的挑战,采取“以民制夷”的策略,结果以亚马留的身死和西方各国承认葡人对澳门的主权地位而告终。本文结合中葡史料,对此期史实进行初步归纳,尝试探讨粤澳关系发展的具体脉络。……   
[关键词]:清后期;广东政府;澳门;关系
[文献类型]:硕士论文
[文献出处]:暨南大学2000年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