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手机知网|搜索

翰林学士与晚唐五代中枢政治

魏臻

  晚唐翰林学士的主要职能是为君主草拟文书和参谋决议。五代翰林学士的职能在晚唐的基础上有所扩展,增加了知贡举、带本职从军、权知军州事等职能。这使得五代翰林学士在草拟诏书和参谋顾问方面的原有职权有所减弱,并体现出五代翰林学士的职能重心正由内廷转向外廷。翰林学士职能的变化引起了翰林学士选用标准的改变,进士出身者比例下降,由藩镇幕职迁转而来者增加,更倾向于选用君主的元从旧臣,同时越来越注重翰林学士的吏能。翰林学士与晚唐五代中枢政治的关系主要通过其与宰相、枢密使、中书舍人及其他学士的相互关系表现出来。晚唐皇权主要受制于宦官和藩镇节度使,这使得权力来源于皇帝权威的翰林学士的职权受到相应的影响。晚唐五代翰林学士依旧有迁转为宰相的可能,但五代宰相需兼枢密使才是拥有实权的宰相。五代时枢密院的权力较晚唐有很大的提升,枢密使也拥有了草诏和参谋决议的职能,这使得五代翰林学士的相应职能相比晚唐有所减弱。中书舍人从唐代到五代处在由职事官向阶官转化的过程中,使得唐代以来的两制制度逐渐被瓦解,翰林学士开始和端明殿学士、枢密副使以及其他相关官员共同承担起草拟文书的职能。五代时期参与中枢决策的学士群体较晚唐以来有所扩大,翰林学士与五代新出现的枢密直学士、端明殿学士等开始共同为君主出谋划策,这有利于决策的合理化、科学化。同时在参与决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枢密直学士-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由低到高的班序。……   
[关键词]:晚唐五代;翰林学士;中枢政治;使职
[文献类型]:硕士论文
[文献出处]:兰州大学2018年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