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手机知网|搜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安康龙舟竞渡的活态传承研究

周宗华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倡导“文化自信,民族复兴”,民族传统文化是先民智慧的结晶和精神依托,也是民族不断繁衍和发展的内在方向坐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基因,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活态传承与发展的根基。安康龙舟竞渡作为陕西地方性民俗体育活动,经过安康人民的不断努力和传承发展,荣获全国知名传统节日,打造出地方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结合的新思路。2007年安康龙舟被列入首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安康龙舟得到有效保护,但是安康龙舟竞渡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康龙舟的历史渊源、传承环境、传承人、传习人、传承途径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安康龙舟竞渡的活态传承与保护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安康龙舟竞渡的活态传承机制与对策。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自安康龙舟申请非遗以来,在传承与保护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目前安康龙舟竞渡在传承中仍存在部分项目面临失传、新兴文化的冲击、龙舟社会转型不稳定、文化产业打造旅游品牌还未成熟等问题。2、安康龙舟竞渡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文化环境。但仍有人为了自己利益破坏传承环境,龙船没有安全放置点、风化严重、缺乏维护等问题有待解决。3、安康龙舟传承人和传习人普遍年龄较大,又缺乏学校传承的环节,导致后备人才不足,而传习人缺乏对龙舟文化基本认识和了解;为了解决后备人才不足和认知水平,个人认为可在校园开设民俗选项课,增加龙舟传承人的培养。4、安康龙舟应加强传承方式、学习途径、技术传承有待改进和创新。5、安康龙舟文化融入商业、旅游还未成熟,应发挥安康龙舟自身的造血功能。6、安康对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法制法规和保护机制不健全;应建立有效的执行系统,明确保护机制,具体到项目传承人的认定、建档立档、退出、普查等保护工作。……   
[关键词]:安康;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竞渡;活态传承
[文献类型]:硕士论文
[文献出处]:西安体育学院2018年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