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作为一本诞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童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童蒙读物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作者周兴嗣在南朝梁武帝时期,官拜安成王国侍郎。《千字文》是他流传最广的作品。因《千字文》是由王羲之碑帖上拓印下来的一千个字连缀而成,所以在流传的一千四百年间,受到历代书法家的喜爱,然而,对《千字文》进行语言文字研究的文章却几乎没有。本文拟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千字文》的用字、句法、结构、用韵、修辞,借此突出《千字文》琅琅上口、文辞华丽、气势磅礴的特点。希望可以为更深入更透彻的了解研究《千字文》作出贡献。 《千字文》在内容上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生动的小百科全书;在形式上注重声韵,通篇由四字句组成,读来琅琅上口,几乎字无重复,再加上文采斐然,非常适合儿童诵读与摹写,是一部极其优秀的童蒙教材。 在用字方面,《千字文》虽然只有1000个字,但是经过了一千四百多年的流传,它使用的大部分字在今天仍然属于常用汉字,可见它对汉语的影响力之大。 在句法方面,《千字文》四字一句,整齐明快,承袭《诗经》中四言诗的朴实整饬的特点,同时也具备断句灵活的特点,其中相同或相近的内容连续使用相同或者相近句式,有助于让读者更好的分辨和记忆内容,它的这些特点也极大的影响了后来的《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等作品。 《千字文》大量运用修辞,形象生动,全文大量运用对偶,用典丰富,既契合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点,又摒弃了骈文的富丽浮夸,具有深刻的文学价值,其中许多成语流传至今。 《千字文》的用韵继承了《诗经》的传统,采取了四言诗的形式,每两句为一组,每组两句押韵一次,第一组和最后一组也押韵,全篇一共有127个字押韵。使得它读来优美而整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