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史学家。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饱读经书,博古通今,被称为“通人”。诗歌方面有一定的成就,有诗集《容甫先生遗诗》存世。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在乾嘉诗坛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由于他的诗歌创作数量较少,且成就不及他的骈文和散文,所以前人对汪中诗歌的研究比较少。对汪中诗歌的研究不仅对汪中本人,还是对乾嘉诗坛的研究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汪中诗歌进行研究,有必要先了解汪中的生平和诗歌创作情况。他一生贫困,劳苦奔波,生活非常艰难。诗歌创作以三十岁为界分前后两期,后期诗歌创作逐渐减少,这是受顾炎武和杭世骏的影响以及他个人境况共同作用的结果。他的诗歌主要以抒发自己的不幸情怀为主,同时也有咏史、描写亲情友情、反映民生疾苦等内容。通过这些内容,他表现出自己复杂的情感世界。在汪中的诗歌中大量使用比兴、用典的艺术手法,词语选择上多用情感悲凉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通过这些艺术技巧的使用,他更好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怨恨,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哀怨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