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而农村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在信息化逐步改变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同时,偏远地区的农村居民却很少能感受到这种改变。城市和农村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获取方式上的差距,正使得城乡信息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阻碍了城市和农村信息的交流,阻碍了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建设。 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20多个年头。这20多年来,电子政务为中国政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促进了中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业务流程改造,实现了公共事务的网络化、信息化,使政府更加的高效、透明、公正、公平。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以电子政务的手段为公众提供公共信息服务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网络提供的农业、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等各种公共信息服务,使得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都能及时、准确地获得这些信息,从而缩小城乡的信息服务差距,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信息支持和服务保障。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的内涵和特点,随后以成都市为研究对象,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城乡信息差距对公共信息服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评价指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成都市12各区县的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水平进行了测评,最后,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的实现途径。 通过分析发现,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减小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的首要任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水平时,信息化发展环境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对城乡信息化的贡献不大,甚至是负影响。此外,城乡计算机拥有量和城乡移动电话拥有量已经成为影响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的关键因素。这也说明了,新型的信息手段已经成为推进城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形式,且在城乡信息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成都市各区县的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水平差异不大,表面上看成都市各区县的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水平在技术有效性、规模收益和总体有效性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虽然技术上的投入是必须的,但并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加强管理,通过整合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资源和改变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的提供方式来发挥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的效能。最后,论文从完善电子政务公共信息基础实施建设、整合城乡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资源和建设城乡一体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了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的实现途径。本文的价值在于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成都市城乡信息差距对公共信息服务的影响;构建了基于政府门户网站的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评价体系;探讨了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的实现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