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手机知网|搜索

20世纪昆曲研究

朱夏君

  20世纪昆曲研究初具规模。二十年代,王国维草创戏曲学科,此后经过一大批学者的共同努力,戏曲研究进一步从文学研究中独立出来并进入了现代化与多元化时期。从吴梅开始,作为戏曲研究显学的昆曲研究,逐渐在20世纪展露头脚。20世纪的一百年间,这一领域出现了一大批专家和大量著作。三四十年代是昆曲研究的第一次高峰,出现了吴梅、俞粟庐这样的研究大家;五十年代以后,王国维、吴梅之后的第二代戏曲学者进入研究领域,在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对昆曲艺术进行了探讨。八十年代以来,昆曲研究进一步立体化,研究者开始摆脱王国维确立的戏曲文学和戏曲史研究的基本框架,将昆曲看做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形态来考察。2001年昆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明清昆曲和近现代昆曲研究均出现了繁盛的局面。近年来的昆曲研究除了关注理论之外,对昆曲发展的现实生存环境多有涉及,力图从立体、综合的角度考察昆曲的存在状态。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20世纪昆曲研究状况,一、从吴梅的学术道路与影响看20世纪昆曲学术格局的形成;二、从20世纪昆曲文献的几个问题看其中的学术传统;三、清理20世纪昆曲乐律中的传统曲学观点和西方音乐观点;四、从演员和曲家的角度谈20世纪昆曲表演;五、从20世纪昆曲研究的其他领域,如昆剧史、昆剧志和昆剧词典的编撰分析21世纪昆曲研究的新趋势。本论文梳理20世纪昆曲研究理论,探讨学者研究经验与治学方法,总结20世纪昆曲研究学术史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20世纪;吴梅;昆曲文献;昆曲乐律;昆曲表演
[文献类型]:博士论文
[文献出处]: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