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是教育部批准实施的一项大规模的水平考试,分为A和B两个等级,考试对象是高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以及有关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考试以实用为原则,考察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及使用英语处理一般业务和涉外交际的基本能力。虽然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对该考试反拨效应进行探索,但很少有人用实证定量的分析方法验证其反拨效应。本研究旨在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探索A级考试的反拨效应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 基于Alderson和Wall的反拨效应假设和元鲁霞的结果效度模型,拟定访谈提纲,再根据访谈结果,设计初始问卷,问卷经过试测和修改后,投放给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技术学院的300名学生。数据回收后做如下处理:1.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对变量进行整合,得到该考试反拨效应的影响结果、因素的基本成分。2.变量突显性分析,即找出每一个维度下平均分最高和最低的变量,归纳每一个维度反映的突出信息。3.相关性分析。通过对每一个影响结果维度与每一个因素维度作相关性分析,确定结果与因素之间的影响程度,以此来确定在哪些方面采取措施可以最有效的优化该考试的反拨效应。 结果发现,A级的反拨影响结果表现在7大方面:平日学习内容、考前学习内容、备考投入、主动性、学习材料、正负压力及学习重点;影响反拨结果的因素主要来自于9个方面:教师教学重点、分数比例分配、学生需要、学习态度、对不同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学习动机、考试策略、学校关注及对提高不同技能的难度认识。变量突显性分析显示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内容、备考投入、主动性和学习重点方面。结合相关性分析的结果,从教师、测试设计、学校、学生角度,分别提出优化测试反拨效应的有效措施: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测试内容和形式,改变教学及学习理念和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