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是一部关于谋略思维的理论著作,该书行文风格简要精练,排比丰富且讲究押韵,古往今来的学者们对《鬼谷子》真伪及鬼谷子真实身份的界定等相关问题众说纷纭。本文通过考证诸史文献,推断鬼谷子应当为春秋战国时人,他隐居鬼谷山,即今天的河南省淇县云梦山,所著《鬼谷子》一书应为他教徒授课的教材,多从理论的角度对游说人君的方法措施进行归纳和总结,也因为此,鬼谷子历来被人们认为是纵横家的创始人。然考证《鬼谷子》思想内容,既与推崇仁义礼智的儒家思想相符,又渗透着道家的阴阳生物和崇阴贵柔思想,此外还广含杂取了阴阳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诸子百家学说,堪称一部“通众家之意”的理论著作,因而应界定为杂家类著作。对于《鬼谷子》的评价,历来也是褒贬不一,的确,《鬼谷子》存在某些思想上的弊端,例如该书往往过于强调目的性,有时甚至主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便常常为后世的正统学者所诟病,被视为“蛇鼠之智”。然而,我们也不可因此而抹杀该书的价值所在,《鬼谷子》一书折射出的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春秋战国文化史,书中不仅涉及了寓意深刻的谋略思想,更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哲学理论,即使对我们今天的工作生活也颇有借鉴意义。此外,《鬼谷子》一书对言语交流的认识为广义修辞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也为我们研究先秦文学的语言特色提供了可贵的文献史料。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文献史料为主要依据,客观科学地考证鬼谷子其人及其著作《鬼谷子》之真伪等相关问题,并重新阐释《鬼谷子》思想研究及历代评介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全文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鬼谷子其人及其著作《鬼谷子》考 关于鬼谷子是否有其人、他真实身份的界定和其隐居地究竟系何处等问题,历来都是众说纷纭,本部分主要对鬼谷子本人的相关问题和其著作《鬼谷子》的真伪、著作时代、苏秦作书说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考证研究。笔者认为,鬼谷子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他生活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的老师。《鬼谷子》内篇为鬼谷子所著,而外篇的三篇并非一个完整的整体。《本经阴符七术》与上中卷保持一致,仍然押韵,且用韵特点相差不大,而《持枢》、《中经》则概不用韵,很明显与《本经阴符七术》并非一作者。且从语言学史的用韵角度上考虑,《持枢》、《中经》两篇的著作时间肯定要晚于《本经阴符七术》,为后世人所伪托。 第二部分:《鬼谷子》的思想内容 本部分主要概述了《鬼谷子》的内容主旨,并通过深入的思想分析来阐释《鬼谷子》一书的思想内涵。鬼谷子主张“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其著作兼取百家思想,广含儒家、道家、阴阳家、兵家、纵横家等诸子百家学说,笔者大胆对历来人们所认为的“纵横家独存之子书”给予了反驳,提出《鬼谷子》应归类于先秦时期的杂家著作。 第三部分:《鬼谷子》的评介 关于《鬼谷子》一书的优劣问题,历来也是褒贬不一。该部分综述了明清以前对《鬼谷子》的历代评价,并分析了各种评价产生的原因及时代背景。在承认《鬼谷子》的确存在某些思想弊端的同时,本部分从历史价值、文献史料价值、社会价值等几方面概述了《鬼谷子》的价值所在,肯定了《鬼谷子》的地位及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