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如何使得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如何提高东、中、西部自主创新能力并缩小其差距,已成为学者们研讨的热门话题。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索洛模型表明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必定来自技术进步,新经济增长理论打开技术进步黑匣子的同时,为人们寻找到了知识才是技术进步的源泉。知识的累积及其溢出效应是创新活动的根源,创新又通过技术改变作用于生产力。因此,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知识生产函数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对知识生产函数的理论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扩展理论模型,构建知识生产函数并选取变量。收集全国30个省市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计算了四类空间权重矩阵。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后,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估计模型并得到具体的知识生产函数。针对知识生产函数作应用研究,得出结论为:R&D支出、R&D人员、知识存量和国内外技术引进对知识生产(专利)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我国知识存量贡献率较高,正说明了我国知识存量还偏低,通过知识积累可以相当高程度上提升我国的知识生产水平,即技术水平;我国新知识生产存在溢出效应;知识存量对东、中、西部新知识生产的贡献率差异表明了东部地区知识存量最高、西部地区最低,相应地东部地区创新能力最强,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顺次减弱;最后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