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手机知网|搜索

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

高乾

  德国学者瓦尔特·本雅明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西方学者之一。他的研究遍及哲学、语言学、历史、社会学、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建树斐然,尤其是他的翻译思想曾对解构主义产生过重大影响。然而,纵观当前国内外有关本雅明翻译思想的研究,介绍和综述性研究居多,而阐释性研究匮乏,且这些研究多局限于《译者的任务》一文的内容分析,较少与本雅明的其他学术思想贯通。本雅明的翻译思想并非无源之水,它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渊源和文论思想渊源。对本雅明翻译思想追本溯源,不仅有助于廓清本雅明的众多学术思想对其翻译思想的影响,而且有益于阐明其翻译思想实质。 不论是本雅明的哲学思想,还是其文论思想,都隐含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寓言。寓言本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形式,与象征相对。它的显著特点是言此意彼,即采取迂回的方式来传达意义,即以他物来暗指某物,而不直接对某物进行表达。本雅明对寓言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现代艺术表达形式、社会批判形式和思维方式。寓言意味着形式与意义、物质与精神、能指与所指的断裂,不仅指涉现代西方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而且关乎现代艺术形式。 正是在这一主题之下,本雅明的哲学思想得以连贯。本雅明批判康德认识论,因为康德的认识论依赖先验的主体意识。康德所谓的“知识”和“经验”与其说得自于外部世界的表象,毋宁说得自人的意识,是主观建构的产物。本雅明将这种知识和经验称之为神话,即对自然人为独断式的占有和主张,即寓言性的体现,因此,本雅明意欲借助“星座”、“单子”和“起源”建立一种脱离主、客体关系的形而上学体系和认识论体系来消除寓言,恢复同一性。在本雅明的语言观中,原初完美、统一的纯语言寓言化为纷杂多样的现实人类语言,人类语言由此呈现出寓言性,即断裂性和多义性。本雅明以寓言性来批判现代语言结构主义,强调克服语言寓言性,重现纯语言。本雅明寓言救赎理论更是以废墟、灾难、尸体等寓言意象揭示历史和社会的非连续性和非同一性,指出,唯有寓言才能对抗寓言,消除寓言,实现人类的救赎和解放。于绝望处寻找希望是其寓言救赎理论的真谛。 正是在这一主题之下,本雅明的文论思想得以连贯。本雅明的内在批评观主张摆脱主、客体二元关系,回归作品本身,以引导和促进作品内省的方式展现真理,这本身即是对同一性的渴望。然而,在寓言的世界中,同一性永远是缺失的。本雅明承认,现代艺术只能是寓言艺术,借助言意分离的语言结构直指物化的现实,突显人的生存危机,将自身呈现为寓言的同时,实现对寓言的超越,恢复同一性。因此,现代艺术批评也必然是寓言式的,即以非同一性戳穿主、客体关系制造的“同一性”假象,促进和强化艺术作品的寓言性,使其自身在充分展现寓言性的同时,超越自身,呈现真理。 也正是在这一主题之下,本雅明的翻译观得以确立。本雅明不仅以非同一性的寓言式思维看待翻译活动,而且将翻译作为一种寓言化形式来揭示和对抗现实世界中非同一性的寓言,从而恢复同一性,实现弥赛亚救赎。本雅明认为,现实语言的意指方式或寓言性之间可以构成总体性互补,有望恢复纯语言,而翻译即在于展现原作语言的寓言性,并将其与译语的寓言性相互比较和融合,这一比较和融合过程即寓言化过程,因为互补必然破坏了原语的意指方式,将原语语言带入一种新的意指关系之中,形成新的意指方式,再次被寓言化。即纯语言寓言化成为现实语言,而翻译将现实语言在译语的环境中再次寓言化,形成新的意指方式,以期以寓言化方式超越现实语言的寓言性、展现新的寓言性,并在寓言性的全部展现中恢复纯语言与精神的同一性关系。 因此,本论文通过追溯本雅明翻译思想的哲学渊源和文论渊源,阐明本雅明的翻译思想是一种寓言式翻译思想,其主旨是以寓言彰显和拆毁寓言,恢复同一性,与强调差异性、怀疑同一性的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具有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 (1)在对待原作方面,解构主义强调意义的延异性,并以“互文性”否定原作的原创性,而本雅明却坚持原作的原创性地位。 (2)在对待作者方面,解构主义消解原作原创性地位的同时,宣布作者已死,而本雅明强调作者的创造性地位。 (3)在对待译者方面,解构主义将译者与作者同等视之的同时,否认译者的创造性,然而,本雅明强调译者与作者同样具有创造性。 (4)在对待译作方面,解构主义消解了原作与译作的差别,认为原作与译作相互补充、共存,而本雅明强调译作是原作生命的延续的同时,否认了译作的独立性。 (5)在翻译方法方面,解构主义倡导存异翻译,并不指明具体的译法,而本雅明强调逐字逐句直译。 由此,本论文得出结论,本雅明的寓言式翻译思想既不能被归属于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亦不能被视为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鼻祖。 最为重要的是,本论文将本雅明的寓言式翻译思想置入当前译学研究的视域中加以阐发,揭示出本雅明将可译性视为原作语言超验的可寓言化性,将翻译本质界定为可译性或可寓言化性的展开和呈现形式,将译者从与原作和作者的“主仆”关系中解放出来,赋予译者主体性地位的同时,又将译者置于作者与译者的主体间性关系之中的观点,由此开拓了本雅明的寓言式翻译思想在可译性、翻译本质和译者主体性等三大论题上对当前译学研究的借鉴意义,同时,本论文指出本雅明的寓言式翻译思想固有的缺陷:他的翻译思想带有强烈的犹太神秘主义色彩,重视翻译的形而上学意义,忽视对具体翻译活动的考察。……   
[关键词]:寓言式翻译思想;同一性;解构主义;救赎
[文献类型]:博士论文
[文献出处]:南开大学2010年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