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教育兴起于晚清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洋务学堂。它的创办和建设冲击了传统的封建私塾教育,导致了晚清教育的变革。学必有师。新式学堂为效仿西法以自强,引进洋教习解决当时新学堂缺师的燃眉之急。来华从教的洋人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得到了一显身手的机会,并以先行者的身份在新式教育中扮演了特殊重要的角色。 本文论述洋教习在新式学堂建立中,以教师身份所付出的努力工作。重点阐述洋教习在晚清新式教育兴起之际,为改变中国传统教育乃至社会风气所带来的潜移默化影响,特别是全面客观的定位洋教习在晚清新式学堂教育中的历史地位。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晚清新式学堂兴起及引进洋教习的总体情况进行概述,重点阐述聘请洋教习的原因乃是晚清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部分论述洋教习在各新式学堂中的具体活动,以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为例,具体分析洋教习对新式学校的建立所作出的贡献。 第三部分传教士作为新式学堂的教习主体,通过介绍他们在教会学校中的工作,从侧面反映出传教士以教师身份参与晚清新式教育所起的导向作用。 第四部分论述洋教习的西学翻译事业,着重介绍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译书机构,从西学传播中反映出洋教习对新式教育与西学发展所付出的努力。 第五部分从文化传播、教育现代化等角度入手,深入剖析洋教习在晚清新式学堂建立过程中的历史地位,肯定洋教习为中国教育迈向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以洋教习在晚清新式学堂中的活动为切入点,力求客观评价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群体在新式学堂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