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手机知网|搜索

英语教师课堂非语言行为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

李玲玲

   非语言交际和语言交际共同构成了人类完整的交际。在信息传达方面,我们甚至可以说非语言交际占据着比语言交际更重要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在课堂上82%的行为是非语言的,而仅仅18%是言语的(Hennings,1971),由此可见教师的课堂非语言行为在语言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二语习得领域,课堂非语言交际和情绪的相关研究历史都不短,但是对非语言交际的实证性研究比较少,对情绪的研究也集中于消极情绪(主要为焦虑),并且很少有研究者将二者联系起来研究。因此,作者希望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如下问题:1.英语教师课堂非语言行为使用情况如何?2.英语教师的课堂非语言是否会影响学生的情绪?3.如果教师的课堂非语言行为会影响学生的情绪,那么是哪几类非语言行为起主要影响作用?其影响分别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本研究采用教师课堂非语言行为使用状况调查问卷(根据武鑫在“教室课堂非语言行为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中的问卷改编)和正负情绪量表中文版为定量研究的工具,对随机挑选的100名南昌航空大学大三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并得出如下结果: 1.目前,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非语言行为的使用情况还不错,但是仍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2.英语教师的课堂非语言行为与学生的总体情绪相关性不显著,但与学生的积极情绪成显著正相关,与学生的消极情绪成显著负相关; 3.在四种非语言行为中,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客体语和身势语与学生的积极情绪正相关性最显著,其次是副语言,最后是环境语;副语言与学生的消极情绪负相关性最显著,其次是身势语和客体语,环境语与学生的消极情绪相关性不显著。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该论文建议英语教师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对课堂非语言交际的重视;并了解他们的课堂非语言行为与学生情绪的关系,学会利用非语言行为来调节学生的课堂情绪,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该论文还对英语教师在课堂中非语言行为的使用提出了四项原则:审美性、适度性、协调性、融合性。……   
[关键词]:课堂非语言行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教学效率
[文献类型]:硕士论文
[文献出处]: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