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9个不同海拔(150~2650m)和不同季节的田间试验资料为依据,利用作物生长模型估算它们的产量潜力并与实际产量相比较,说明潜在产量和实际产量均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并给出了具体的关系式。高海拔区的产量潜力(每公顷 9.40万 kg 鲜产),与西北欧相当,且有小面积实际产量超过这一数值的记录(每公顷9.80万 kg).春季作比之秋季作,产量潜力较高,但光能利用率较低.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的差距主要可归因于实际作物群体冠层拦截的总太阳辐射能和光能利用率较低,进一步又可归因于水、热、矿质营养和病虫害的胁迫以及种薯(生理和病理)质量低.品种的作用和影响则较为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