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手机知网|搜索

我国古代职业医学史的研讨

周秀达;黄永源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遂昌的唐、宋、元、明时期古银矿场踏勘和史籍查考,研究了我国古代“职业”的产生(条件、时间),古工匠劳动条件(作业环境、操作方式和工艺、通风、排水、运输、照明、安全防护设施与工具),主要的生产性有害因素(粉尘、毒物、不良气象条件、不良体位和工伤事故),主要职业病(尘肺、砷、铅、汞、二氧化硫、瓦斯等中毒,职业性皮炎)及其它与劳动条件有关的疾患(脊柱弯曲、窒息、缺氧、灼伤、日晒疮、漆疮、水渍疮、皴裂、风湿性关节炎和矿井日照缺乏症等)的特点、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探讨了影响工匠作业能力的主要因素(社会地位、劳动制度、家庭婚姻、工粮待遇与抚恤、生产设备与工具)和我国古代职业医学的几点特色。介绍了古代劳动保护技术措施的几项革新成果(烧爆采矿、榫接与搭接相结合的巷道支护、利用热压与气压差通风,雏形矿灯,人力传动鼓风机,人力和畜力驱动的矿用提水机,杠杆与轮子组合的矿井运输、起吊设备,采用灯火试验、动物试验测试井下有害气体,大铃报警等)和著名医药学家、学者李时珍、孔平仲、申斗垣与科学家宋应星等的学术思想及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初步揭开了中国古代职业医学史的帷幕。……   
[关键词]:古代;职业医学;研究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文献出处]: 《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九卷 预防分卷)2006年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