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首页
|
搜索
基础科学会议
>
地质学会议
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举办单位:中国地震学会
前言
地震可能是一种自组织亚临界现象
动力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复杂性
地震强度分布不均匀性的摩擦时间依从模型研究
横向非均匀介质中面波的变形振型和频散曲面
利用简正振型反演地球横向非均匀性的理论基础(一)——环型振荡本征值问题的求解
剪切波分裂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
数字化地震波形数据预处理的Wigner分布和小波包分析方法
三分量地震矢量波场的分离与重建
9.21台湾地震的近场加速度峰值分布特征
台湾集集地震近场位移特征的初步研究
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信号中潮汐特征信息的初步研究
地震断裂带尾波衰减因子随时间变化特征
云南武定地震余震近场尾波衰减的区域特征
一个大陆强震前震成核的实例
声发射过程中地震成核现象
新疆伽师强震群的震源破裂特征
1997年伽师强震群生成机理研究
1997年重庆荣昌5.2级地震的震源物理过程
Y形雁列式块体交界处多点大破裂的模拟实验研究
基于高温高压岩石破裂实验结果的地震活动性模型
地震活动性研究的历史和发展
地震震源深度分布模型的统计研究
山西洪洞、临汾历史大震区现今地震的精确定位
地震定位方法综述及对中国邻区地震的初定位尝试
板内、板缘地震序列特征差异的探讨
1982年日本茨城地震序列表现出的板块俯冲动态过程
地震活动反映的青藏高原东北地区现代构造运动特征
西南地区多层次动力过程与强震活动研究
2000年云南姚安地震的发震断裂
用逐次收敛法探讨华北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时空变化特征
由多个震源机制解联合确定的震区应力场
用P波初动和P,S波振幅测定四川地区震源机制解和应力场
帕米尔东北侧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鲜水河、龙门山、安宁河三大断裂交汇地区震源应力场特征
从大地震形成的网络性质看地震预测的争论
以地震活动刻画的损伤度及时空变化的计算分析
以震源参数刻画的损伤度及震区动态过程
1993~1995年四川沐川5.7级震群的震源特性与子序列过程
后续地震类型判据研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