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网 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 开
手机知网
|
搜索
登录
|
注册
会议论文
>
哲学与人文科学
论作品与(超)文本
周宪
开宗明义,本文的主旨是要讨论20世纪文学理论的范式转换,亦即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换。本文所用的范式概念取三种意义,首先是韦伯社会学意义上的ideal types(理想型),其次是库恩科学哲学意义上的paradigm(范式),第三是艾布拉姆斯所说的文学理论的orientations(取向)。具体地说,我把库恩的 范式 当做理解文学理论建构的总体构架,把韦伯的 理想型 用做抽象概括基本方法论,最后还原于艾布拉姆斯所说的文学理论的 取向 上来。换言之,我们使用这样一种方法来处理抽象理论……
[关键词]:
后结构主义
;
后现代范式
;
作品论
;
俄国形式主义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文献出处]: 《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2008年
》
打开App,免费下载本文
共引文献
期刊
|
简评约翰·伯格《G》的立体主义文学实验
期刊
|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的文学性问题
期刊
|
潜显理论和人文性理论下的“副+名”现象探究
论文
|
塔·托尔斯泰娅长篇小说《野猫精》诗学特征探析
论文
|
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
论文
|
试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陌生化”策略
论文
|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
论文
|
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
论文
|
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
会议
|
大兴安岭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田野调查——论鄂伦春族萨满神话及萨满传承
会议
|
文学性:从“唯一特性”到“家族相似性”
相似文献
期刊
|
评王春元的《文学原理·作品论》
期刊
|
新近出版的四部文学理论著作
论文
|
再论文本世界的基本问题
会议
|
文学理论的“问题性”:语境和方法
报纸
|
作品论——文学批评之重
中国知网客户端
海量文章,一站下载
万千书刊,个性订阅
苹果手机下载
安卓手机下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