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
首页
|
搜索
基础科学会议
>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会议
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
举办单位: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科技考古”研究的意义及其学科定位
“李约瑟难题”的合理性探析
欧盟科学技术制度化进程之始端:CERN的创建——关于CERN创建初期核心成员的一项群体志分析
创造性溯因推理与科学发现——以现代原子模型的早期发展为例
高平开化寺宋代壁画中纺车和织机史料研究
基于《全国总书目》的1949-1965全国科普图书统计研究
《考工记》中车制问题的两点商榷
科恩的科学史论著计量研究
科学还是人文?——以亚里士多德为例
科学来自于生活——《达尔文》评述
科学史中修辞学的三种主要形态研究
论技术的生态困境及消解途径
针:一个技术影响社会的典型案例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评奖制度探析
18-19世纪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
唐代误差思想略探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价值观——科学主义与工具主义并驾齐驱
新疆乾隆年号红钱初探
虚拟技术负荷公共性何以可能?——虚拟技术应用背景下公共性实现的分析
专利保护期研究——基于中国专利数据的实证分析
解读爱丁堡学派布鲁尔的自然主义数学思想
从质量互变原理看数学方法的局限性
对抽象代数的哲学审视
对概率解释的理解与评析
关于徐光启、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的若干问题
科学数学化的有效性及其局限性
“重学”一词及其含义的演变
从EPR到非定域性
量子计算的并行性及其哲学意义
浅析中国物理学界“四大名旦”的学术成就与共同品质
釉上低温红彩呈色机理的初步探讨
宇称不守恒——实验对理论的判决性反驳
尼尔斯·玻尔:近代科学交响乐的指挥大师——剖析玻尔提出原子构造的量子理论的过程
质与量
索伯的自然选择模型研究
中心法则的理论特异性
自然辩证法在石油工业技术创新中的体现
论生态文明的技术构建
生态学的后现代意蕴
自在自然的“遗忘”——生态危机根源的哲学探析
上一页( 1
2
3
4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