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翻译界虽然实践经验和研究材料不断丰富,但翻译理论研究却依然纠缠于 直译-意译 、停留于 信达雅 三点论,严重束缚翻译思维的拓展。文学文本无所不包,从语言的使用上讲,文学作品里什么文体都有,各种表现手段齐现。所谓直译还是意译离开具体的文本形式难于界定。其实,即使非文学文本,任何一个段落,一篇文章,一部书,并不是所有句子的语法结构、修辞使用、文体风格、语效追求都是一样的,而是有差异的,不可能全部直译或意译,因地制宜,灵活变通,而不是以偏概全、一概而论,才能谈论信达雅,才切合翻译实践。本文提出 辨异-求同-变异 翻译思维结构,试图探寻翻译活动的独特思维规律,赋予翻译思维更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