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发布。国内外各媒体对此作出了大量的报道和评论。本文选取了2005年11月至12月间的媒介报道、评论作为研究对象,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应用符号学的视角,以及框架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来探讨:1、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受众解读“福娃”的维度是否相同;2、“福娃”作为一种意义已得到来自官方明确表述的文化产品,在同一文化语境下的民间层面是否得到了同样的解读;3、“福娃”作为一种高度“杂交性”的文化产品,设计者所要包含在其中的各种文化元素,是否得到了不同文化语境下人们的理解和认同。通过探讨上述问题,考察“福娃”的传播效果, 发现其意义流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期对跨文化产品的营销策略作出学理上的补充。……
